当前位置:首页 > 扶持政策 > 省内政策

2017年西宁市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

时间:2017-03-13 15:38:01  来源:  作者: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西宁市<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实施方案》和《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实施方案》文件精神,按照西宁市“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重点任务和部署,集中资金重点支持社会关注度高及影响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应用研究,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全面创新,支撑引领西宁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

申报推荐程序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在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高原生物健康等重点领域,组织技术攻关及科技成果应用转移,引领区域产业创新发展。
围绕培育“点、极、带”增长格局,聚焦五大产业基地,瞄准打造千亿元锂电产业基地和千万千瓦级光伏制造业基地建设目标,推进高新区建设,为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提供科技支撑。
围绕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加强生态环保科研成果、绿色生产技术和循环经济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加速发展高新技术,推进传统行业的绿色、循环、低碳化改造升级。
围绕科技服务能力建设,提升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能力,重点推进西宁科技大市场等各类科技服务平台建设。
围绕加快科技合作交流,重点支持西宁中关村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西宁-浦东科技合作交流中心等跨区域科技合作,促进新技术、新成果在西宁转移转化。

新能源关键技术应用研究

1、光伏产业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支持多晶硅、单晶硅、光伏组件等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开发切片、逆变器等中间环节及配套产品加工,支持开展智能并网光伏电站系统效率、监控等关键技术应用研究,加强检测技术研究、产品质量标准制定及配套设备试制,构建光伏应用与制造垂直一体化体系,建设可再生能源基地,推进光伏产业发展。
2、锂电产业关键技术应用研究
支持锂电池材料(隔膜、电解液、电芯等)制备工艺研究及产业化应用,支持动力汽车技术研究及开发应用,加强检测技术研究、产品质量标准制定及配套设备试制,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锂电产业化进程,着力构建完整锂电产业链条,促进锂电产业基地建设。

新材料开发与制备技术研究

1、金属合金新材料技术应用研究
支持铝合金、钛合金、镁合金、高品质特种钢等合金材料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研究,开发高附值产品,延伸有色金属产业链;支持交通、航空、民生等领域高性能轻量化合金材料的技术研究,推进铝镁合金产业基地建设。
2、光电新材料技术应用研究
支持高纯氧化铝、蓝宝石晶体及衬底材料、氧化铝陶瓷材料、电子级碳化硅及外延片、LED光电材料、三基色荧光粉、激光及光学显示材料、光纤预制棒及光纤等新产品开发,重点攻克大尺寸蓝宝石晶体切割技术、碳化硅单晶衬底等生产技术。
3、特色化工材料技术应用研究
支持优质耐火材料、高端阻燃材料、碳材料、石膏新材料和功能性材料等新型材料产业化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发特种玻璃制品、超细硅微粉材料、纳米级硅微粉、粉体材料等高端化工材料,推进我市特色化工产业绿色发展。
4、新型复合材料技术研究
支持高纯纳米粉体新型功能性储能材料、陶瓷粉体材料、环保外形墙体材料、高性能工程塑料、超高性能混凝土等制备技术研发及应用;支持高纯氧化铝、镁基、钛基、铜基等复合材料研究与制备,加强检测技术研究和产品质量标准制定,拓展应用领域。

藏毯纺织及民族用品技术研究

    支持利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进行藏毯纺织及民族用品自动化生产研究,提高藏毯纺织及民族用品工艺水平;支持民族特色纺织及民族特色服饰和用品的生产及配套设施技术研究,开发新型藏毯纺织及民族用品,延伸产业链,促进产业集群建设。

装备制造技术研发及应用

    支持开展数控化机械设备的创新型设计研究,实现自动控制到智能控制的发展;支持节能环保、特种机床等制造设备技术应用;支持重点产业发展中专用装备制造技术应用,打造集成能力强、智能制造技术先进的智能装备制造业基地,推动我市产业快速发展。

中藏药研制与生物资源开发技术

1、中藏药开发与应用
重点发展传统中藏药、新型中藏药制剂、活性物质纯化萃取物等领域,重点支持中藏药新剂型的二次开发和集成应用,支持利用红景天、枸杞、冬虫夏草等特色资源开发生产新型中藏药品,拓宽中藏药应用范围。
2、特色生物资源开发与应用
依托沙棘、菊芋、枸杞、白刺、冬虫夏草等青海特色生物资源,支持通过膜浓缩、分离纯化、冷冻干燥、纳米微囊等先进技术手段对特色生物有效成分进行提取、纯化及功能产品关键工艺研究及产业化应用。依托特色农畜自然资源,重点支持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全产业链生产关键技术研发,提高产品附加值。

信息技术应用研究

1、电子信息网络新技术应用研究
支持利用大数据与互联网技术在交通、医疗、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各领域技术创新应用研究,支持智慧物联网、交通智能化管理、智能仓储等系统关键技术应用及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搭建,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及物流服务模式,推进基于企业数据平台的全产业链决策支持系统建设,为我市建设智慧城市提供技术支撑。
2、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
以西宁地区民俗文化、河湟文化、昆仑文化等特色文化为依托,重点支持特色民族传统工艺品开发、现代信息技术在会展、旅游、传媒业态中的应用等。支持文化创意、动漫设计、数字出版、数字音像、数字旅游等新兴文化产业的关键装备及软件产品开发应用;开展实施传统文化产业改造和新兴文化业态培育工程,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促进文化产业科技能力建设。

科技服务能力建设


1、现代服务业科技能力建设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盘活现有科技资源,建立“交易、共享、服务、交流”的科技大市场;支持现代物流、一体化电子商务、技术转移转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支持西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2、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支持新建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创业园公共技术服务能力建设,建设科技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联盟等创新团队,引导科技型小微企业通过产学研联合攻关,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科技创新体系及科技管理模式研究
支持开展产业技术创新、创新体系建设、城市发展等创新环境研究和西宁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政策体系研究,科技创新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及相关配套政策研究,开展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管理模式及绩效评价研究,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
4、科技合作交流
支持围绕我市特色优势产业,与上海浦东、北京中关村等重点地区建立特色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加强省内外科技合作与交流,支持围绕我市经济社会重点开展联合攻关,突破产业发展技术瓶颈,促进区域融合互动发展。

 
现代农业

1、新品种开发、引进与示范推广
围绕我市马铃薯、蚕豆、青稞、饲草、蔬菜、生猪、肉牛羊、中藏药、苗木等特色农产品,通过科技创新、技术攻关,开展新品种开发;引进新品种,通过选育、繁育,示范推广适销对路新品种。
2、新技术开发、引进与示范推广
针对我市农牧业生产技术实际水平,在互联网+现代农业、农作物种植、畜禽养殖、标准化生产、智能化管理、精准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动物疫病防治、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养殖粪污无害化处理、土壤改良等方面开展新技术开发,引进优质高产安全生产关键技术,通过技术引进、集成与示范推广,提高农牧业生产效益。
3、新材料开发、引进与示范推广
围绕我市农牧业生产实际需求,开展设施温室墙体材料、保温增温材料、骨架材料、农用物资以及其他农牧业生产必须的新材料的研制开发、引进与示范推广应用。
4、新机械开发、引进与示范推广
针对我市土地和土壤现状,重点开展复式整地、定量施肥、精量播种、高速覆膜、高效施药、集成收获等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研究示范,研发轻便型、轻简化、本土化、组合式中小型配套农机装备,特别是适于山地和小块地操作的马铃薯、油菜、蚕豆、青稞等作物的联合收获机械。
5、新成果认定及转移转化
围绕我市农牧业生产实际需求,开展农牧业全领域科技成果认定,对历年已取得但尚未转移转化的农牧业科技成果结合实际进行转移转化,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提高科技成果对农牧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6、新基地建设与认定
围绕我市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实际,结合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的规划布局,在各类现有的种植、养殖基地,注入科技活力,申报认定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示范园。

 

生态环保与节能减排

1、生态建设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
支持开展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生态经济功能良好的造林树种及乡土树种的种质资源收集、引进、创新和新品种选育、扩繁;支持新型多功能生物农药以及高效、低毒、环境友好型化学农药配套施用技术研究与示范,进行生态林生物灾害诊断与持续控制、多功能生态林建设技术、提高造林成活率技术研究与示范。
2、环境治理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
支持环境治理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支持环境质量监测、预警报警技术研究与示范,开展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支持大气污染与人群健康关系研究、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污染控制技术研究、西宁市大气污染深度综合治理技术应用研究,加强污染监测大数据收集、挖掘和利用,推广应用餐厨垃圾处理技术,减少对本地区环境的污染。
3、水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支持水源地保护、大型水库等区域及周边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与生态系统的修复和保护,开展海绵城市成套示范应用技术研究;支持工业与生活污水高效处理、资源化循环利用工艺设备与关键技术研究,支持村镇生活污水处理、集约化养殖场污水处理及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
4、节能减排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
支持以节能降耗为目的尾气综合利用、烟气回收、电机节能、脱硫脱硝、余热利用、中水回用、生物资源高值化利用、废渣综合利用节能减排技术升级改造等关键技术工艺研究与示范推广;支持开展“三废”、固废等污染物监控与测量技术应用及研究,有效控制和治理工业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积极打造绿色样板城市。

科技惠民

1、科技精准扶贫项目
支持在贫困乡村开展经济作物种植、牛羊舍饲半舍饲、林下产业、优质牧草、中藏药种植和太阳能节能等实用新产品、新技术的引进推广,支持开展农产品加工、贮运销售等农业创新示范建设,有针对性地帮助农牧民增产增收、脱贫致富,推动贫困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强化科技创新对精准扶贫脱贫的支撑作用。支持“三区”科技人员深入贫困乡村开发精准扶贫项目的实施。
2、医疗卫生技术防治与示范
支持开展西宁地区高原性心脑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居民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诊治新技术及预防措施研究;支持开展临床新技术安全性、有效性评价研究;支持开展多学科综合诊治及预防模式的建立;支持引进国内先进医疗技术和手段在本地区成功示范和应用,开展安全、有效、低成本、适宜基层推广的临床技术研究,促进我市健康产业的发展,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3、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支持粮油、果蔬、畜禽等农产品开展质量标准和检测技术研究,建立完善的质量标准和检测技术规程,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关键控制技术和综合配套技术研究,进行食品安全溯源体系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评价体系。
4、社会服务技术集成应用
支持在教育、文化、公共安全、消防等领域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支持建立消防、地震、气象、生物等灾害预警与防治技术体系;支持先进智慧社区服务体系可复制模式技术集成应用,以信息化技术推进社区管理,开展智能化管理信息技术示范应用,推动智能信息网络安全技术与社会管理深度融合,综合提升突发事件防范及应急处理能力。

支持方式

1、政府导向类项目采用财政资金直接补助的方式,严格控制项目数量,提高项目质量,规范实施,绩效评估,凸显科技研发项目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突出研发项目的技术前瞻性和政策导向性。
2、市场导向类项目采取先立项后补助方式支持。项目立项后,由企业先行投入资金,进行项目研发,项目完成并取得成果或者绩效,经绩效考核和研发投入评审确定后,给予补助。通过后补助经费的引导作用,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

项目申报单位基本条件

1、项目申报单位应是本市区域内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企业运营时间达到一年以上;
2、申报单位应具备承担相应科技计划项目的工作基础和条件,具有较强的项目组织管理能力和产学研合作的研发团队,规章制度健全,同时具有良好诚信;
3、申报单位有健全的财务管理机构和财务管理制度,能够做到经费专款专用,单独核算,能为完成项目任务提供必要的配套资金;
4、鼓励产学研结合,提高项目研究水平,产学研联合项目应由企业为主体,联合省内外高校及科研院所共同申报,联合申报单位应签有责权利明确的项目合作协议;
5、截止2016年底有应结未结和撤消项目等不良信用记录的单位和项目负责人,不能申报2017年度计划项目;
6、申报项目的负责人应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职业道德和实施项目所需的创新、组织与管理协调能力;
7、承担单位涉及环保要求项目,需提供环保部门出具的环保达标证明材料。

项目申报及时限要求

    请到西宁市科技局网站(http://xnkj.xining.gov.cn/)下载《西宁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书》,申报书一式两份,A4纸打印,并附电子版申报书。各项目申报单位经单位注册地所在的区县、园区科技管理部门审核推荐;市级行政事业、科技型企业等单位可直接向市科技局申报。
请于2017年3月15日前,将项目纸质材料报送到西宁市科技局相关处室,逾期不予受理。

联系方式

联 系 人:高新技术发展计划处 马艳萍 8230515
杨全芬 8243775
联 系 人:农村社会科技发展处 阿岩君  8230521
白成芳 8230522
地 址:西宁市南关街43号市政府四楼西侧

  • 地址:青海西宁生物园区经四路26号10号楼
  • 电话:86-0971-8062165
  • 传真:86-0971-8062135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