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西宁市科技计划项目指南
2016年,西宁市科技计划工作将紧紧围绕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总体目标,聚焦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彻落实《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改革省级财政科技计划和资金管理的实施意见》《西宁市科技项目投入机制改革方案》文件精神,组织实施科技项目,解决影响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支撑引领西宁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
一、指导原则
(一)坚持紧贴全市发展大局。
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工作安排,重点支持对西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带动作用大、覆盖面广、关联度高的重大项目,解决西宁经济、社会发展中涉及全局性、行业性的重大科技问题。
(二)坚持突出企业创新主体。
坚持企业主体、市场导向,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导作用。重点支持新技术研究开发和转化,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相关产业链条的延伸发展。
(三)坚持项目经费分类投入。
政府主导类科技项目,继续采用财政资金先期投入的方式,重点解决制约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中的科技瓶颈问题。市场导向类科技项目,全部采用项目资金后补助投入方式给予支持,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和资金分配的新机制。
(四)突出科技服务业培育扶持。
应用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依托各类科技创新载体支持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科学技术普及等专业科技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
二、支持重点
遵循西宁市“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紧紧围绕青海省科技厅与西宁市政府厅市会商议题,重点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农业科技园区、西宁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等创新载体建设;努力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引擎;实施重点项目,突破产业瓶颈难题,为推动经济平稳增长,夯实民生发展基础提供有力的科技保障。
(一)凝练和布局一批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创新创业服务平台能力建设等项目,推进西宁中关村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建设,带动园区“4+1”产业发展,建设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二)在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各园区(含县域工业园),特别是国家高新区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在锂电、光伏、生物资源及中藏药领域突破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促进创新产业集群发展。
(三)围绕高原农作物制种、中藏药、设施蔬菜、农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及产业化示范推广,突出项目带动推进科技扶贫。推进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全面提升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四)突出农村电子商务和跨境电子商务两大领域,构建“众创空间”等新兴创业服务平台,大力推进“互联网+”的创新创业发展新模式。
(五)围绕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实施“三废”综合治理、循环利用及城市智能交通、智慧社区建设等重点项目,开展生态环境控制和污染治理关键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
三、重点支持的技术领域
(一)新能源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1、晶体硅光伏电池组件关键技术研究
支持晶体硅提纯工艺研究,降低成本,提质增效;光伏组件工艺优化和产业化研究,降低晶体硅电池组件封装功率损失;开展晶体硅光伏电池测试、太阳能电-热-暖联产联供复合系统、光伏电站现场在线电池组件检测等关键技术研究。
2、储能电池技术开发研究
支持电池级碳酸锂、硅碳复合负极材料、锂电池电解液、锂电隔膜材料等制备工艺及产业化研究,加强电池成组技术、检测技术研究及成套设备试制,开发与新能源汽车、光伏、风力并网发电、智能电网等配套的储能电池,促进新能源电池产业链发展。
3、智能电网技术开发及应用
重点开展光伏微电网、交直流混合配用电系统等关键技术研究应用,推动建筑物及工农业生产中太阳能新型城镇配电网应用示范工程建设,集成采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开发微型逆变器、光伏自动跟踪装置、分布式光伏电站集中管控系统等,推动光伏发电的规模化应用。
(二)新材料开发与制备技术研究
1、功能性非金属材料研究与开发
重点研发功能玻璃、功能陶瓷等节能型绿色环保的功能性无机非金属材料;支持高纯超细粉、纳米粉体等新型功能性储能材料和涂层材料制备技术。
2、新型复合材料的研发与制备工艺
开展具有高性能和轻量化金属合金材料及先进生产加工技术;进行铝、铜、钛等有色金属合金功能性材料制备工艺及产业化研究;支持高强度、耐疲劳高性能的铝基、镁基等复合材料制备关键技术。
3、特色化工材料制备技术研究
重点研发面向特色矿产资源产业产品升级以及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的化工产品;开展技术攻关,技术改造,技术集成、示范和推广,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开展适用于工业企业的节水节能新型化工材料及相关制备技术。
(三)有色金属加工
1、有色金属产品开发
支持高强度有色金属合金品种研发;研究有色金属合金薄板、厚板、型材和锻件的工程化技术,拓展有色金属产品的功能及应用领域,促进产业集群建设。
2、有色金属加工技术研究及应用
研究有色金属工业技术创新,支持新工艺、新技术在有色金属加工中的示范应用与加工装备技术研究,开展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的产品研发。
(四)藏毯纺织
1、藏毯纺织技术应用研究
高性能梳毛机校准组件研发。针对牦牛绒纤维长度短、强力弱、纤维蓬松的特点,研发精梳成条及高支化纺纱技术。开展现代电子信息、自动化等技术应用研究,支持新型喷染和动物、植物、人工纤维合织等工艺的开发应用;优化藏毯制作工艺,拓展藏毯纺织产品的用途和材质研究,延伸产业链。
2、藏毯纺织技术创新升级及产业化研究
鼓励支持藏毯纺织行业的技术创新升级及产业化研究,攻关制约发展的关键技术,提高藏毯纺织产品的产能和工艺水平,促进产业集群建设。
(五)装备制造技术研发及应用
1、数控机械产品创新应用与制造
围绕数控机床行业开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控化机械设备的创新设计,研究制造装备共性关键技术,推动数控技术与机械技术的结合,开发专用数控等制造装备核心部件。
2、专用装备及成套设备的产业化
围绕石油、环卫等行业对专用装备的需求,重点发展抽油机、环卫车等设备,研究提高整机和动力系统、液压系统、传动系统及关键零部件的可靠性和耐久性的技术,提高石油装备、环卫装备以及其他具有优势的专用装备技术水平及产业化。
(六)中藏药研制与生物资源开发技术
1、药物开发
支持通过现代医学技术手段对中藏药大品种进行质量标准、药理药效和临床有效性等方面研究,实现中藏药大品种的二次开发,提高民族医药的疗效和标准;支持具有良好临床应用前景仿制药的研发。支持传统藏药的剂型开发,开展质量稳定性、临床试验、质量标准等研究。
2、保健品开发
支持通过分离纯化等先进技术手段,以红景天、青稞、枸杞等青海特色资源为主要原料,开发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添加剂和药用价值的医药中间体。
3、生物资源及农畜产品开发利用
针对沙棘、枸杞、白刺、黑果枸杞等青海特色浆果中原花青素、多糖、黄酮、棕榈油、蛋白质等活性成分及功能研究,开发高原特色产品,制定产品标准,开展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突破。针对牦牛、藏羊等特色资源,开展新型有机畜产品规模化生产。
(七)科技服务业
1、电子信息新技术应用研究
开展现代物流、工业安全生产、环境监测、智慧城市等行业的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支持小微企业开展物联网技术、网络传输技术、系统集成技术、资源打包技术、大数据处理技术等应用研发。
2、电子信息核心技术开发
加强虚拟化技术、海量数据存取、大规模并行处理、数据加工、数据挖掘等电子信息核心技术研究,面向环保、交通、公共安全、科技服务等不同行业与不同规模,创新服务模式,推动电子信息应用服务平台建设,培育发展相关应用服务产业。
3、现代服务业科技能力建设
支持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信息机构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能力建设,包括技术转移服务、科技咨询、中小企业云服务、科技金融等服务。开展物品电子商务服务、产业价值链协同电子商务服务等技术研究;支持现代物流、一体化电子商务、技术转移转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等为主要内容的公共科技技术服务平台建设。
4、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
以西宁地区民俗文化、河湟文化、昆仑文化等特色文化为依托,重点支持特色民族传统工艺品开发、现代信息技术在会展、旅游、传媒业态中的应用等。 支持文化创意、动漫设计、数字出版、数字音像、数字旅游等新兴文化产业的关键装备及软件产品开发应用;开展实施传统文化产业改造和新兴文化业态培育工程,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促进文化产业科技能力建设。
(八)现代农业
1、优良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选育与示范推广
继续支持小麦、青稞、油料、马铃薯、蔬菜、果品等优良品种引进培育,开展新品种选育以及现有优良品种的提纯复壮技术研究与示范,推进优良新品种扩繁技术集成和规模化生产。
2、饲用作物新品种的引进选育与示范推广
引进选育优良饲用作物新品种,建立规模化繁种基地,示范推广优良饲草新品种,延伸饲草产业链,服务畜牧业生产、改善生态环境、培肥地力。
3、农牧业优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示范与推广
优质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繁育,蔬菜安全生产技术集成,果品、食用菌等经济作物繁育,设施高效生产配套技术集成,生态、循环农业技术,畜种改良及现代设施畜牧业养殖,规模化特种养殖技术等研究与示范。
4、土壤改良技术研究与示范
针对耕地有机质下降、土壤养分失衡、土壤中有毒有害物质逐年增加等问题,以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支持土壤改良技术及模式研究,进行综合配套技术集成与示范。
5、新型肥料及精准施肥技术
重点支持主要农业生产模式全程需肥规律研究及应用,进行功能性肥料、生物肥、专用多效肥料、水溶性肥料、缓控释肥料等新型肥料应用示范,开展农田养分综合管理及精准施肥技术研究与示范。
6、病虫害绿色防控
重点支持农作物病虫草害综合治理技术应用与示范,新型多功能生物农药以及高效、低毒、环境友好型化学农药配套施用技术研究与示范。
7、农业信息化开发及应用
重点支持农业信息快速获取与智能处理技术研究及专家系统开发,农业智能生产决策、管理、监测技术集成示范,农业信息化服务示范。
8、农业机械装备引进开发与应用
按照农机农艺结合的要求,支持引进开发智能化、节能化、轻型化、自动化、安全化、易操作的大中小型农业机械装备,重点包括耕整机械、播种机械、育苗机械、栽植机械、施肥机械、地膜机械、收获机械、青贮机械、畜牧机械、设施农业机械等。
9、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
以畜禽粪便为主要原料,利用微生物发酵菌剂等发酵技术,进行优质有机肥料以及高效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规模化生产。实现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
(九)创新创业及人才培养
1、人才培养
支持优秀特派员实施具有市场潜力和特色优势的科技产业链项目,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带动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开展星火培训,重点支持各类实用技术培训,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实用人才培养。
2、创新创业
支持我市优势学科、行业、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人才小高地”科技创新团队,以创新科技服务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基层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重点支持法人科技特派员和科技型农业合作社联合开展新产品新技术集成应用示范。
(十)生态环保与节能减排
1、生态建设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
开展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生态经济功能良好的城乡绿化树种及乡土树种的种质资源收集、引进、创新和新品种选育、扩繁。开展生态林生物灾害诊断与持续控制、多功能生态林建设技术、低效林、退化林分改造等森林可持续经营技术研究与示范。实施“西宁●中国夏都”生态气候评估。支持频危野生动物保护与种群建设技术研究。
2、森林资源保护和利用
重点支持林果、林药、林菌、林花等林下种植业和林下养殖业模式创新和关键技术研发。提高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水平,优化林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3、污染控制与循环利用技术
开展水源地保护、大型水库等区域及周边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开展工业与生活污水高效处理、资源化循环利用工艺设备与关键技术研究。加强村镇生活污水处理技术、集约化养殖场污水处理及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支持城镇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支持西宁市大气污染深度治理综合项目。
4、节能减排技术
支持冶金、化工、生物医药等行业节能清洁生产、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大宗工业固废新型高效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研究,进行以节电降耗、提高效率为目的的节能减排研究,开发高效除尘、多种烟气污染物的控制技术并示范应用。支持中水回用技术。
支持电解铜箔降耗技术研发、原铝生产及深加工过程中节能降耗技术研究。多晶硅降耗生产研发出适用于多晶硅生产的高效、节能热耦精馏提纯系统。集聚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体系研发及产业化重点研究集聚建筑节能体系,解决传统保温层易开裂、脱落、防火性能差、使用寿命短的技术难题。“三废”监控与测量技术应用及研究。支持企业开展生产过程的环境监控和测量技术研究,进行水和废水、空气和废气、土壤底质及固废等污染物的检测技术应用研究,有效控制和治理生产中污染物的排放。
(十一)科技惠民
1、医疗卫生技术
支持开展西宁地区居民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诊治新技术研究,加强疾病诊断与治疗技术规范化,重视多学科综合诊治模式的建立;开展临床新技术安全性、有效性评价研究;开展安全、有效、低成本、适宜基层推广的临床技术研究;重点支持急性高原病肺水肿和脑水肿易感性的遗传学机制研究;分子网络学阐释急性高原病肺水肿和脑水肿的发病机制研究;急性重症高原病肺水肿和脑水肿精准医学诊治技术研究。开展新生儿出生缺陷筛查新技术的研究与示范。开展人畜共患病的防治技术示范推广。
2、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以粮油、果蔬、畜禽等农产品为重点,开展质量标准和检测技术研究,建立完善的质量标准和检测技术规程。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关键控制技术和综合配套技术,进行食品安全溯源体系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评价技术体系。
3、智慧交通、社区关键技术集成应用
搭建交通智能化管理信息平台,研究开发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关键技术,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支持建立基于物联网、云计算等高新技术为内容的社区服务平台。以社区居民为服务核心,为居民提供社区管理、安全保卫、居家养老、健康保健、电子商务、文化娱乐和社区生活等智慧化服务,以信息化技术推进社区管理,为社会化管理提供示范样板。
(十二)科技能力建设
1、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支持新建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创业园公共技术服务能力建设,鼓励科技研发中心及重点实验室建设。引导科技型小微企业通过产学研联合攻关,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探索制定科技型企业、科普基地、科技研发中心奖励办法,对其中绩效优良的给予资助。
2、开展产业技术创新、创新体系建设、城市发展等创新环境研究,研究相关配套政策,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
四、支持方式
1、政府导向类项目,采用财政资金先期投入、直接补助的方式。严格控制项目数量,提高项目质量规范实施,绩效评估,凸显科技研发项目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突出研发项目的前瞻性和导向性。
2、市场导向类项目采取先立项后补助方式支持。项目立项后,由企业先行投入资金,进行项目研发,项目完成并取得成果或者绩效,经绩效考核和研发投入评审确定后,给予补助。通过后补助经费的引导作用,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
五、申报要求
(一)项目申报单位基本条件
1、 项目申报单位应是本市区域内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
政府导向类项目申报单位为西宁地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事业单位。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政府导向类项目,必须与企业合作。
市场导向类项目申报单位为西宁地区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组织实施。
2、申报单位应具备承担相应科技计划项目的工作基础和条件,具有较强的项目组织管理能力和产学研合作的研发团队,规章制度健全,同时具有良好诚信;后补助项目申报单位应具备较强的研发投入能力并能够承担相应风险;
3、申报单位有健全的财务管理机构和财务管理制度,能够做到经费专款专用,单独核算,能为完成项目任务提供必要的配套资金;
4、鼓励产学研结合,提高项目研究水平,产学研联合项目应由企业为主体,联合省内外高校及科研院所共同申报,联合申报单位应签有责权利明确的项目合作协议;
5、截止2015年底有应结未结和撤消项目等不良信用记录的单位和项目负责人,不能申报2016年度计划项目。
(二)项目申报及时限要求
请到西宁科技信息网(http://xnkj.xining.gov.cn/) 青海青年创业园官网,下载《西宁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书》、申报书一式二份,A4纸打印,并附电子版申报书。各项目申报单位经单位注册地所在的区县、园区科技管理部门审核推荐;市级行政事业、科技型企业等单位可直接向市科技局申报。
请于2016年2月29日前,将项目纸质材料报送到西宁市科技局相关处室。逾期不予受理。
(三)联系方式
高新技术发展计划处马海玲 8230515
农村社会科技发展处阿岩君 8230521
地 址:西宁市南关街43号市政府四楼西侧
邮 编:8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