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0月底,城镇新增就业5.95万人,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15万人次,全省提前2个月完成各项就业工作目标任务……这是万众创新创业的“青海速度”。
特色“1+X”就业创业政策体系形成,高校毕业生创业一次性求职补贴和创业奖励标准提高,创业型城市、创业型城镇、创业型社区建设深入推进……这是推进创新创业的“青海力度”。
成功举办首届创新创业大赛,27个优秀创业项目大展风采,10万元不等的创业奖金发放……这是鼓励创新创业的“青海温度”。
近两年来,青海万众创新创业一路走来,创新让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创业让现代服务业‘新绿渐成阴’,草根创业让广大就业者有了新出路,业态创新增强青海发展新动力。
不久前落幕的全省首届创新创业大赛,才是开幕。“同仁县热贡龙树画苑唐卡制作项目”、“互助县小庄农家乐整合项目”、“雪域骄贸易有限公司项目”等,三百余个创业梦从全省各地涌现而来,何曾不是在蓄力青海新发展。
合伙创建“龙树画苑”
——创新中,悠久的唐卡制作跳出小作坊形成产业聚能,产品升值远销国外
“我的梦想是让青海热贡唐卡走向全世界,传承和光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成唐卡产业园,从而带动热贡旅游业与相关产业!”
被人称之为民族瑰宝的唐卡艺术,因制作之精美、从艺人员之众多、群体技艺精湛令人叹为观止。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吾屯村全体村民,也因从事唐卡制作致富,成为当地有名的“致富村”,“80后”青年完德尖措便是吾屯村家族第九代唐卡画师,8岁起,完德尖措开始接触唐卡,此后,凭借天资与勤奋,完德尖措对唐卡的热爱越发不可收拾。
“近几年,家族式的承袭唐卡制作虽然收入可观,但却不足以发挥出热贡艺术形成产业的聚能,成立专业的制作、销售、培训机构很有必要!”采访中,完德尖措用稍显吃力的普通话说。
梦想不等人,2010年,完德尖措与合伙人开始筹建“龙树画苑”,在国家文化部及我省就业部门的资金扶持下,如今,龙树画苑每年培养艺人达200余人,带动周边村庄200户农户从事热贡艺术产业。2014年净利润达到1500万元,画苑在全国设有数十处唐卡销售展示窗口和销售网点,年生产唐卡200余幅,矿物颜料研磨达500多公斤,产品远销日本、泰国、韩国、马来西亚、法国、印度、尼泊尔等国家。
首届创新创业大赛上,“龙树画苑”摘得小组桂冠。
勇敢触网电子商务
——创业中,折翼的翅膀奇迹飞翔而起,打开青藏高原特色产品推广新渠道
“路上没有花朵,我依然可以欣赏荒芜,不畏困难永不服输,格桑花会绽放得更加绚丽!”
在我省首届创新创业大赛的领奖台上,一位坐着轮椅的女孩格外引人注目,她以自信、乐观的青春风采打动评委与观众,摘得创意组最高分。
她就是朱亚楠,一名身残志坚的90后。
因幼时严重缺钙,发育受限,童年起,朱亚楠便与轮椅为伴,然而没有翅膀,她却依然飞翔。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朱亚楠在父母的鼓励下,靠顽强的毅力与超乎常人的乐观,不断取得各学科的好成绩,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重点大学分数线。但因身体原因,无法去异乡的她,选择了青海民族大学作为梦想的起点。
“大学四年毕业了,找工作成为我最大的难题,很多单位不愿意录用我,但我不服输,不能就业,那就创业!”
“既然要做,就要把青藏高原特色产品推广开来,来报答养育我的故乡!”在首届创新创业大赛的氛围感召下,朱亚楠带着她的电子商务项目“雪域骄商贸”报名参赛并最终走到决赛舞台。
自助者天助之。自信的谈吐、朴实的话语、完备的项目阐述,决赛现场,朱亚楠小小身体爆发出巨大的正能量,当象征荣誉的奖杯捧入怀中时,全场响彻雷鸣般的掌声,为朱亚楠的精神喝彩!
新理念整合经营模式
——转型中,新型民俗旅游风生水起,小庄村发展成名副其实的“小康村”
身着华丽的土族传统服饰,展示美轮美奂的七彩袖,在创新创业大赛决赛的舞台上,土族小伙周伟玉带着他的梦想,赢得了本届大赛最高奖金——十万元。
“创业的起点,源自我疯狂热爱的旅游事业,源自每一名客人对我的感谢!”
我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小庄村为土族聚居村,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小庄村开始利用民族优势和城市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民俗旅游产业,全村161户人家,有90多户靠经营农家乐为生。2004年,小庄村被国家旅游局列为“国家乡村旅游示范点”。旅游收入从2006年的70多万元增至2014年的483万余元,农家乐让小庄村成为名副其实的“小康村”。
“近两年来,因各家‘单打独斗’,村落设施陈旧等原因,小庄村发展遇到瓶颈,必须改变单一农家乐的模式,整合农家乐资源合并发力!”
于是,周伟玉与村委会负责人几经思考,碰撞出“整合”的火花。2015年,由村委会牵头,小庄村民以院落、实物、现金入股的方式,将小庄村现有农家乐整合,以土族妇女独特的七彩花袖为背景,成立了互助花袖旅游有限公司,将村庄由原来的单纯农家乐逐渐发展成为集土族民俗演绎、土家民俗文化参观、特色客栈、农家乐、主题餐馆、特色餐厅、特色购物商店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新型民俗旅游村庄。
因家境贫困,2002年,周伟玉还是在宾馆里以擦皮鞋为营生的穷小子,但是心中热爱旅游、热爱故乡的梦想从未熄灭。从身无分文借桌椅碗筷开起自己的农家乐“周家大院”并逐渐树立品牌增收致富,到外地游客每每临行前舍不得离开“周家大院”的动容,再到如今联手村委会整合农家乐资源,一步步走来,这个土族青年投身创新创业,书写了无悔青春,也带动乡亲们走上小康路。(张蕴)